上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回复: 0

谒怎么读-谒怎么读,谒,怎么,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2 16: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谒字怎么读,是多音字吗
不是多音字。
读音:[yè]
部首:讠五笔:YJQN
释义:
1.拜见:~见。拜~。进~。
2.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3.请求:~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5.掌管晋见的近侍。
组词
谒见 拜谒 晋谒 参谒 干谒 候谒 答谒 谒圣 顶谒 展谒 公谒 私谒 谢谒 阉谒
“谒”这个字读音是什么?


谒:读作[yè]
释义:
1.拜见。组词:谒见、拜谒、进谒。
2.说明,陈述,告发。组词:请谒其故。
3.请求。组词:谒归、谒医。
4.名帖。例句:“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
5.掌管晋见的近侍。
出处:
“谒”至少在秦末汉初就已出现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因为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入座,便假装“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释名》曰:“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
\"谒\"字怎么读

出于王安石的 伤仲永
伤,哀伤,叹息。
其中有一句: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供参考: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从小通达聪慧,会做诗的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得到的禀赋,比起有才能的人高多了。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先天得到的,禀赋如此之好,却由于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的禀赋,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普通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谒字怎么读
谒,拼音:yè 。
①拜见:~见。拜~。进~。
②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③请求:~归。~医。
④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⑤掌管晋见的近待。

谒怎么读音是什么


一、谒的拼音:yè
二、部首:讠
三、释义:
1、拜见:~见。拜~。进~。
2、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3、请求:~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5、掌管晋见的近待。
四、笔画: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谒见
[yè jiàn]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2、干谒
[gān yè]
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显达的人)。
3、晋谒
[jìn yè]
敬辞。进见地位高的或辈分高的人。
4、参谒
[cān yè]
进见尊敬的人;瞻仰尊敬的人的遗像、陵墓等:~黄帝陵。
5、环谒
[huán yè]
四处求见。
谒在佛家是什么意思?
是问的“偈”字吧?偈子(jì zǐ),即偈颂,即佛经中的唱颂词,是佛经体裁之一,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僧人常用这种四句的韵文来阐发佛理,所以亦多指释家隽永的诗作。
最早翻译佛教经论时,原本梵语颂词是可以歌咏的,在按照梵语的格式去做直接翻译,不考虑音节韵律后,这些梵语的颂词则按照中国汉译的句式出现,就形成偈颂,类似古体诗而不讲究平仄、对仗、押韵。

偈语怎么读?是ji还是jie,几声?
偈语的拼音是:jì yǔ。
偈读jì,第四声;语读yǔ,第三声。
偈语,即偈颂,佛经中的唱颂词。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偈语是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因为多为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与佛经相提并论的典故。偈语是佛法之本,佛经是树干与青柯,偈语是果实与花朵。因为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成为僧人顿悟的美谈。
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
扩展资料:偈
【拼音】jì   jié
【释义】
1、[ jì ] 佛经中的唱词。偈陀之省。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2、[ jié ] 勇武。如:汉· 扬雄《太玄·阙》“其人晖且偈。”
3、[ jié ] 行动急促 。如:偈偈(急驰的样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偈 (佛教术语)
百度百科-偈语 (词语)
佛教的谒语是什么东东啊?
是一种禅机,用一些诗或话语来讲一个道理。比如:
放下屠刀,立即成佛
酒肉穿肠肚,佛祖心中留
南无阿密托佛
禅宗五祖弘忍,弟子神秀、惠能

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把衣钵传给了惠能,是为六祖
寒山诗:
1、人问寒山路,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月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2、叶落秋风起,数里入雪峰,寂寞空山里,拔芒觅旧踪,苔径无人履,唯闻流水声,夜板清澈耳,划出一片空。
3、天香云飘逸,山岚煮冰清,红尘挂不住,寂寞复本明,梵音随风飘,烟际认钟楼。啜饮甘露泉。心凉卧云松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菩提本无树
明净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偈语很多的
假令供养恒沙圣
不如坚勇求正觉

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

佛教中的《华严经》是偈语比较多的经典之一,《华严》素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

“佛谒”是什么意思?
出家人吟唱的诗句,含有佛教理念的哲学语句。

谒语和偈语的区别?


区别就是运用的场景不同,谒语多注重在运用的同时在文字中饱含哲理,而偈语更多的用法就是来美化语句,让此处的文章更加优美,不愿附着更多的哲理进入词语中。
谒语:侧重的是禅机、机锋,用诗和话来讲道理。也就是说,不管诗歌也好、佛经也好、白话也好,只有包含这样那样的、有关佛学的哲理在里面,才能称为“谒语”。偈语:它的同义词为偈佗、偈颂、偈文,也就是佛经中的唱颂词。
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亦多指释家隽永的诗作。(汉典)。
谒,音yè,从讠,故本义指陈述、禀告,多用于下对上或幼对长。引申指拜见、瞻仰,表示庄重地拜访,如谒国家元首、谒中山陵。翻开各类辞书,根本找不到“谒语”这个词的踪影。
再看这篇文章的内容,作者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禅语出发,寄寓佛家思想,谈论对人生的感悟。由此可知,题目《谒语》应该改为《偈语》.
偈语,佛经中的唱词Buddhist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扩展资料
偈语 不是预言的话
新华字典释意
偈:jì
偈陀: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简作“偈”。
佛偈:是佛歌颂的词,这个词条也误导了我一下,望改正。即偈颂。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叔微未第时,其父梦人以偈语赠之,云:‘药饵阴功, 楼陈间许 。殿上呼卢,喝六得五。’”
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此二首绝似《法华经》、《楞严经》偈语,简浄老横,可备一则也。”《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靓云 ]问道:‘《金刚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福德多不如以四句偈语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偈语
百度百科-谒语

怎么读?是多音字吗
1. 圈 [quān]2. 圈 [juàn]3. 圈 [juān]
圈 [quān]
环形,环形的东西:圆~。花~。~套。画~。
周,周遭:跑了一~儿。
范围:势力~。
画环形:~阅。~点。~定。
划界,围住:~地。~闭。
圈 [juàn]
养家畜的棚栏:~舍(shè ㄕㄜˋ)。~养。~牢(饲养家畜的地方)。猪~。
姓。
圈 [juān]
关闭:把鸡~起来。他已被~在监狱里。

晹怎么读音是多音字吗?
不是多音字。
晹   yì   
太阳在云层里忽隐忽现。
太阳无光。
同音字
翼(yi4)
溢(yi4)
疫(yi4)
鹢(yi4)
?(yi4)
埸(yi4)
栺(yi4)
诣(yi4)
?(yi4)
?(yi4)
镱(yi4)
裛(yi4)
(廙)这个怎么读?是多音字吗

拼音:yì
简体部首:广
解释:
1. 蒙古包一类的帐篷。
2. 恭敬。

拼音已经标注
如果满意,望采纳

“阆”字怎么读?是多音字吗?


一、阆字的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拼音是láng和làng。  
二、阆字的基本释义 :
[ láng ]
高大;空旷:闶(kāng)阆。
[ làng ]
用于地名,如阆中(在四川)。
三、阆字的笔顺是点, 竖, 横折钩, 点, 横折, 横, 横, 竖提, 撇, 点。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有阆苑、阆伉、土阆、阆风、阆山、蓬阆、阆邱、阆阆、傥阆、阆丘、阆宫、闶阆、昆阆、瀛阆等。
一、昆阆
[kūn láng]
指 昆仑山 上的 阆苑,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二、蓬阆
[péng láng]
蓬莱 阆苑。传说中的神仙住处。泛指仙境。
三、闶阆
[kāng láng]
建筑物中空廓的部分:这井下面的~这么大啊!也叫闶阆子。
四、瀛阆
[yíng láng]
瀛洲 与 阆苑。指神仙的住处。
五、阆风巅
[láng fēng diān]
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仑 之巅。
谒 读音是什么
首笔画
部首:讠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五笔86:YJQN  五笔98:YJQN  仓颉:IVAPV
笔顺编号:45251135345   四角号码:367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C12

基本字义

1. 拜见:~见。拜~。进~。
2.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3. 请求:~归。~医。
4.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5. 掌管晋见的近待。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言,曷( hé)声。本义:禀告,陈述)
2. 同本义 [report (to one's superior)]
谒,白也。——《说文》
谒,告也。——《尔雅》
摈者谒诸天子。——《仪礼·觐礼》
能典谒矣。——《礼记·曲礼》
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谒而归。——《国语·晋语》
臣请谒其故。——《战国策》
3. 又如:谒急(告急);谒言(进谏)
4. 告发;检举 [inform against;lodge an accusation against]
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韩非子·八经》
5. 又如:谒过(揭发罪过)
6. 请;请求 [request;ask]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战国策·燕策》
7. 又如:谒告(告假);谒归(告假归里);谒浆(乞求茶水)
8.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call on(a superior or an older person)]
谒,访也。——《增韵》
越日偃师谒见王。——《列子·汤问》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环谒,四处拜访)。——宋· 王安石《伤仲永》
乡人子谒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谒伊藤氏。——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台谒当以属礼。——《明史》
9. 又如:谒索(探望;借拜访之机索取财物);谒帝台(进见皇帝或权贵。喻指求官显达);谒选(官员到吏部等候选派);谒刺(谒见人时所用的名刺);谒禁(禁止人来进见);谒托(投见求托)
10. 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 [pay homage at sb’s mausoleum]
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1. 又如:谒坟(拜谒坟墓);谒圣、簪花(考取秀才后,由教官率领到孔庙行礼,叫谒圣。新秀才披红,头插两朵金花,叫簪花);谒庙(进庙拜神)

〈名〉

1. 名剌 [visiting card]
怀谒诣辞。——宋· 刘攽《贺知府某侍读启》
2. 掌管引进谒见者的近侍 [suite;retinue]。如:谒者(古时泛指掌理传达、通报的近侍)
3. 姓

常用词组

1. 谒见 yèjiàn
[call on a superior or an old person]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先投名刺而后进见
知县谒见之后,说了几句闲话。——《十二楼》
2. 谒陵 yèlíng
[pay homage at sb's mausoleum] 到陵墓前拜谒;瞻仰陵墓

谒颜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谒         颜读音
ye         yan
第四声第二声

谒字把言字旁换成竖心旁的读音是什么?
● 愒
qì  ㄑㄧˋ
 ◎ 古同“憩”,休息。

谒这个字怎么读

拼音如下
读音:[yè]
基本释义
1.拜见:~见。拜~。进~。
2.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3.请求:~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5.掌管晋见的近待。

"谒 "字怎么读
yè,谒见

“谒”字怎么读?
一、拼音:yè
二、含义:
1.进见:拜~。~见。
2.到陵墓致敬:~中山陵。
三、组词:谒见 拜谒 参谒 晋谒 干谒 奉谒 顶谒 旅谒 里谒 谒者 等。
四、笔画: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
五、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於歇切,堰入声。《说文》白也。《尔雅·释诂》告也,请也。《左传·隐十一年》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注》谒,告也。《礼·曲礼》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注》谒,请也。典谒者,主賔客告请之事。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奉谒:拜见。
苏曼殊《天涯红泪记》第一章:“生以母氏同来,因约老人以明日再行奉谒。”
2、干谒: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显达的人)。
朱执信 《<德国社会革命家小传>序言》:“社会革命家时有干谒卿相与坚相结纳者。”
白话翻译:社会革命家经常有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的人
3、晋谒:敬辞。进见地位高的或辈分高的人
叶君健 《火花》十八:“﹝ 何雨卿 ﹞堂而皇之来到县城,晋谒他的‘朋友’县太爷 周华甫 。”
4、参谒:进见尊敬的人
冰心 《南归》:“在那几天内,除了每天清晨,一家子从寓所走到殡仪馆参谒母亲的遗容之外,我们都不出门。”
5、谒见: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一:“﹝ 彭家珍 ﹞装着 良弼 的一个好友前去谒见。”
“谒”读什么?


一、谒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yè,是第四声。
二、基本字义
谒yè
1、拜见:谒见。拜谒。进谒。
2、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
3、请求:谒归。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
5、掌管晋见的近待。
三、谒字的笔顺是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解析
1、谒文
[yè wén]
文体的一种,类似祭文。
2、谒禁
[yè jìn]
禁止接见请托者之条令。
3、谒辞
[yè cí]
莅任前晋谒辞行。
4、晋谒
[jìn yè]
敬辞。进见地位高的或辈分高的人。谒(yè)。
5、参谒
[cān yè]
进见尊敬的人;瞻仰尊敬的人的遗像、陵墓等:~黄帝陵。
谒 怎么组词?
谒见

谒的拼音和组词






(形声。从言,曷(hé)声。本义:禀告,陈述)

同本义 [report (to one's superior)]

谒,白也。——《说文》

谒,告也。——《尔雅》

摈者谒诸天子。——《仪礼·觐礼》

能典谒矣。——《礼记·曲礼》

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谒而归。——《国语·晋语》

臣请谒其故。——《战国策》

又如:谒急(告急);谒言(进谏)

告发;检举 [inform against;lodge an accusation against]

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韩非子·八经》

又如:谒过(揭发罪过)

请;请求 [request;ask]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战国策·燕策》

又如:谒告(告假);谒归(告假归里);谒浆(乞求茶水)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call on(a superior or an older person)]

谒,访也。——《增韵》

越日偃师谒见王。——《列子·汤问》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环谒,四处拜访)。——宋·王安石《伤仲永》

乡人子谒余。——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谒伊藤氏。——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台谒当以属礼。——《明史》

又如:谒索(探望;借拜访之机索取财物);谒帝台(进见皇帝或权贵。喻指求官显达);谒选(官员到吏部等候选派);谒刺(谒见人时所用的名刺);谒禁(禁止人来进见);谒托(投见求托)

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 [pay homage at sb’s mausoleum]

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又如:谒坟(拜谒坟墓);谒圣、簪花(考取秀才后,由教官率领到孔庙行礼,叫谒圣。新秀才披红,头插两朵金花,叫簪花);谒庙(进庙拜神)









名剌 [visiting card]

怀谒诣辞。——宋·刘攽《贺知府某侍读启》

掌管引进谒见者的近侍 [suite;retinue]。如:谒者(古时泛指掌理传达、通报的近侍)


谒读什么?
1、读音:yè
2、基本信息
总笔画数:11笔
部首:讠
解释:
1)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
2)拜见:谒见。拜谒。进谒。
3)请求:谒归。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
5)掌管晋见的近侍。

谒读什么?什么意思?谢谢
谒 [yè]
1. 拜见:~见。拜~。进~。
2.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3. 请求:~归。~医。
4.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5. 掌管晋见的近待。

钝的读音是什么
钝,拼音:dùn

简体部首:钅


解释:
1.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成败利~。
2. 笨,不灵活:~滞(a.迟钝呆滞;b.不锋利)。迟~。愚~。拙嘴~舌。

《论语》中交友有别中的便辟怎么读
便辟
[读音][pián pì]
[解释]1.亦作“ 便僻 ”。 谄媚逢迎。《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邢昺 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南史·王晏传》:“﹝ 王晏 ﹞性甚便僻,渐见亲侍,常参议机密。”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褒客》:“便辟脂韦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辩。”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直隶 ,为帝都者七百馀年,举天下便僻巧媚之士凑集焉,加以从龙入关之裔,驱恣淫佚,恣慢横暴。”2.指谄媚逢迎之人。《书·冏命》:“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3.指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管子·立政》:“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新唐书·刘蕡传》:“惟忠贤是近,惟正直是用,内宠便僻无所听焉。” 章炳麟 《秦政记》:“ 秦王 则一任 李斯 、 王翦 、 蒙恬 而已,岂无便辟之使、燕昵之谒邪?”4.善于言辩。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娘为之咏》诗:“丰容好姿颜,便辟工言语。”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刘伯温 如丛台少年入说社,便辟流利,小见口才。”5.曲折移动貌。《诗·大雅·板》“无为夸毗” 唐 孔颖达 疏:“然则夸毗者,便僻其足,前却为恭,以形体顺从於人,故云以体柔人。”《新唐书·白孝德传》:“ 孝德 拥二矛,策马绝 河 ,半济, 怀恩 贺曰:‘事克矣。其揽辔便辟,可万全者。’”

论语十二章中的矣怎么读?

拼音:yǐ
简体部首:矢
解释:
文言助词(a.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如“由来久~”,“悔之晚~”;b.表示感叹,如“大~哉”)。

论语怎么读?
如果是要让自己由此进入传统文化的精神殿堂,可以先找大字、注音的版本,硬着头皮读原文,每天规定自己阅读半小时,花一段时间把整本《论语》的原文反复通读三遍以上。然后,才开始看别人的注释。建议先从朱熹的《四书集注》看起。--直接从读原文入手,是为了保持自己最真实的感觉,避免别人的注释先入为主,原文反而成为二手材料,那就本末倒置了。

论语中的博学而笃志怎么读?
博 学 而 笃 志拼音
bó xué ér dǔ zhì
博览群书,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的意思

《论语》中的论怎么读
lún(二声)。
论。有二音,1.[lún],2.[lùn],从言从仑。言明条理。绝大部分时候论2论音(去声)。但是《论语》中的论,要读二声。基本字义如下: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谒读什么?
拼音:    yè   
谒 (yè)
基本解释
1.拜见:谒见。拜谒。进谒。
2.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
3.请求:谒归。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
5.掌管晋见的近待。
详细解释
1.【动】 (形声。从言,曷(hé)声。本义:禀告,陈述)
同本义〖report(toone'ssuperior)〗
谒,白也。——《说文》
谒,告也。——《尔雅》
2.【名】 名剌〖visitingcard〗
怀谒诣辞。——宋·刘攽《贺知府某侍读启》
掌管引进谒见者的近侍〖suite;retinue〗。如:谒者(古时泛指掌理传达、通报的近侍)
造句
1. 师兄,我上山参谒老师,恳求指点,以退张桂芳,老师不肯慈悲,奈何,奈何!南极仙翁曰:上天数定,终不能移。
2. 三妖进宫参谒,见到女娲娘娘,跪拜于地口称:娘娘圣寿无疆。
3. 也是一个吉门,宜休息聚会,经商,嫁娶,参谒贵人,不可扬兵。
4. 楚灵王坐在朝堂之上,陈国百官皆来参谒。
5. 此言一出,惊呆了的李豫,慌忙跪倒下拜,叩首参谒圣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上栗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6 10:22 , Processed in 1.8155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